【央视新闻周刊】特写——垃圾还食品


长江源平均海拔高度近5000米,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由于青藏线交通的繁忙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工业产品进入,并迅速被当地人和牧民接受,所产生的垃圾也随之在草原上泛滥,直接威胁着长江水源地和草场生态安全。

青藏高原牧区面积广阔,在人烟稀少且居住分散、距离遥远、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很难在长江源区建立集中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机制和体系。例如面积4.7万平方公里的唐古拉山镇,仅有四名专职的环卫工人。

 基于“分散收集--集中分拣--长途运输--集中处置”的垃圾处理方式的理念,通过“垃圾换食品”从保护站周边草原上置换出不可降解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使长江水源地和草场的垃圾得到清理;通过“带走一袋垃圾”在对当地社区和途经游客开展环保宣传的同时,依托青藏公路的优势动员过路车辆将分类打包好的可回收垃圾带至格尔木进行后续处置。

   经过4年的实践,通过前期环保宣传---牧民回收垃圾兑换食品---垃圾回收和打包---动员途径车辆带走垃圾---就近城市集中处置的线性流程,将不可降解和有毒有害垃圾带离高原,这个垃圾收运和处置模式被政府和公众广泛认可,促进了当地政府清理长江源垃圾,申报建立垃圾收运体系。

      自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建立以来,绿色江河通过招募志愿者,深入牧区开展垃圾危害的宣传和培训,向当地牧民和居民宣传“垃圾换食品”的奖励性机制——鼓励牧民将分散在牧区的垃圾,特别是不可降解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收集起来,带到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即可交换相应数量的食品和日用品,如大米、饮料、食用油等。

 

牧民来保护站换垃圾_副本.png

清点牧民送来的垃圾

兑换到食品的牧民


 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底,通过“垃圾换食品”已从牧民手中置换出塑料瓶、金属罐和废旧电池等84618个,其他电子垃圾等近2000公斤。
      2015年全年,绿色江河以垃圾换食品的方式从当地居民和牧民中置换出塑料瓶、金属罐等共计37146件,废旧纸板等约3皮卡车。


垃圾3.png

保护站收到的部分垃圾


在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回收的垃圾由志愿者进行分类、打包。保护站对游客开放,进行环保宣传,同时志愿者会动员自驾车游客带走一袋垃圾至格尔木的指定地点进行回收处置,在有效减少水源地垃圾污染的同时能最大化回收利用资源。对于带走垃圾的自驾车在其车身上张贴“带走一袋垃圾,呵护长江水源”的车贴,以进行项目宣传和鼓励更多的车辆加入清洁长江源的行列中。


垃圾4.png

志愿者打包垃圾

1459239251861755.png

张贴带走一袋垃圾宣传车贴

带走一袋垃圾的游客

通过垃圾换食品的方法,不仅奖励更多牧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回收的活动中来,也在无形中帮助牧民建立了“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的观念。带走垃圾的活动以交通便利的青藏线为依托,充分发挥保护站的地理优势,既减缓了生态脆弱地区的垃圾存积和污染问题,也向途经游客和自驾车辆做出环保倡导和示范,同时又在有后续处置能力的城市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再利用。这个模式得到了当地社区、专家以及政府的充分认可,将在该地区得到复制和推广。目前绿色江河已和青海省发改委达成了与2016年在青藏公路青海省路段建设和运转6-8个垃圾回收站的合作意向。